JSX 的语法规则:

  1. 定义虚拟 Dom 的时候,不要写引号
  2. 标签中的 JS 表达式必须用{}包裹,是表达式不是 JS 代码,不是 JS 语句

区分 JS 语句【代码】和 JS 的表达式

  1. 一个表达式会产生一个值,可以放在任何一个需要值的地方,以下都是表达式

​ 1、a

​ 2、a+b

​ 3、demo(1)

​ 4、arr.map() // 会返回一个数组

​ 5、function test() {}

  1. JS 语句

1、if(){}

2、for(){}

3、switch(){case:xxx}

  1. 样式的类名指定不要使用 class,使用 className
  2. 内联样式,要用style={{key:value}}的形式去写,第一层的{}代表的是 JS 表达式,第二层代表是一个对象,所以 value

需要使用引号,如果是 font-size 属性这样的,需要写成 fontSize

  1. 只有一个根标签
  2. 标签必须闭合或者自闭合
  3. 标签首字母
  • 如果是小写字母开头,则将该标签转为 html 中的同名元素,如果 html 中找不到对应的话,就会报错。例如
  • 如果是大写字母开头,react 就去渲染对应的组件,如果组件没有对应,那就报错
函数定义组件
function Demo() {
    console.log(this) // undefined babel编译后开启了严格模式,严格模式下不让this指向window
    return <h1>我是函数式的组件(适用简单组件的定义)</h1>
  }

  ReactDOM.render(
    <Demo />, // 这里要用大写,不然会被当成html里面去找,所以函数也要用大写
   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example')
  );

执行 ReactDOM.render(<Demo />....之后,

  1. react 解析了组件标签,找到了 Demo 组件,
  2. 发现组件是使用函数调用的,随后调用该函数,
  3. 将返回的虚拟 dom 转为真实的 dom,最后呈现在页面中。
类的知识总结
  1. 类中的构造器不是必须写的,要对实例进行初始化的操作,如添加指定的属性的时候才写
  2. 如果 B 类继承了 A 类,而且 B 类中写了构造器,那么 B 类构造器中必须要调用 super([xxx]),xxx 调用参数写啥,得看 A 类
  3. 类中定义的方法,都是放在了类的原型对象上,供实例去使用的。但是如果自身写了该方法,那么就不会去找原型对象上面的该方法了

类定义组件

class HelloMessage extends React.Component {
    // render放在了HelloMessage的原型对象上,供实例去使用
  render() {
    return <h1>Hello world</h1>;
  }
  console.log(this) // 实例对象
}

执行 ReactDOM.render(<HelloMessage />....之后,发生了什么?

  1. react 解析组件标签,找到了 HelloMessage 组件
  2. 发现组件是用类定义的,随后 new 出来该类的实例对象(这里是 react 帮我做的,表面看不出来),并通过该实例对象调用到原型上的 render 函数(render 函数是定义在 HelloMessage 类里面的,类里面定义的方法放在了原型对象上面)。
  3. 将 render 返回的虚拟 Dom 转成真实的 Dom,随后呈现在页面中
类定义组件中的 this
class Weather extends React.Component {
    // 构造器调用几次?------ 只是一次
    constructor(props) {
      console.log('调用了'); // 只输出一次
      super(props)
      // 初始化状态
      this.state = { isHot: false, wind: '微风' }
      // 2.也可以在这里把原型对象的上的changeWeather复制一份到自身的实例对象上
      this.changeWeather = this.changeWeather.bind(this) // bind只改变this的指向,返回的是一个新的函数,要用的使用需要重新调用
      console.log(this);
    }
    // render调用几次?----1+n次,1是初始化的那次,n是状态更新的次数
    render() {
      console.log('render调用了');
      // 读取状态
      const { isHot, wind } = this.state
      return <h1 onClick={this.changeWeather}>今天的天气{isHot ? '炎热' : '凉爽'},{wind}</h1>;
    }
    // 1. 可以使用箭头函数拿到实例的this
    // changeWeather = () => {
    //   // changeWeather放在了哪里? ----- Weather的原型对象上,供实例使用
    //   // 用于changeWeather是作为onClick的回调使用的,所以不是通过实例调用的,而是直接调用
    //   // 类中的方法默认开启了严格模式,所以changeWeather中的this是undefined,本来是Window的
    //   console.log(this); // 现在是实例对象
    // }

    // changeWeather调用几次? ----- 触发几次方法就调用几次呗
    // 此时调用的是自身的changeWeather,而不是调用的原型对象上的changeWeather
    changeWeather() {
      // changeWeather放在了哪里? ----- Weather的原型对象上,供实例使用
      // 用于changeWeather是作为onClick的回调使用的,所以不是通过实例调用的,而是直接调用
      // 类中的方法默认开启了严格模式,所以changeWeather中的this是undefined,本来是Window的

      // 获取原来的isHot值
      // 严重注意。状态不能直接更改,这个就是直接更改 this.state.isHot = !isHot
      const isHot = this.state.isHot
      // 严重注意,状态必须通过setState进行更新,而且更新是单纯的更新需要变的,不需要变不用动,比如wind
      this.setState({ isHot: !isHot })
      console.log(this.state.isHot);
    }
  }
  ReactDOM.render(
    <Weather />,
   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example')
  );

image-20211228094915134

image-20211228095657352

简写:赋值语句和箭头函数

class Weather extends React.Component {
    // 初始化状态
    state = { isHot: false, wind: '微风' } // 类中的赋值语句就是让实例对象上添加属性
    render() {
        const { isHot, wind } = this.state
        return <h1 onClick={this.changeWeather}>今天的天气{isHot ? '炎热' : '凉爽'},{wind}</h1>;
    }
    // 自定义方法
    changeWeather = () => {
        console.log(this);
        const isHot = this.state.isHot
        this.setState({ isHot: !isHot })
    }
    // 报错
    // changeWeather = function () {
    //     const isHot = this.state.isHot
    //     this.setState({ isHot: !isHot })
    // }

}
ReactDOM.render(
    <Weather />,
   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example')
);
啥叫回调函数
  1. 是你自己定义的
  2. 不是你调用的
  3. 最终会被其他人调用
todoList 案例

注意点:

1.拆分组件、实现静态组件,注意:className、style的写法
2.动态初始化列表,如何确定将数据放在哪个组件的state中?
			——某个组件使用:放在其自身的state中
			——某些组件使用:放在他们共同的父组件state中(官方称此操作为:状态提升)
3.关于父子之间通信:
		1.【父组件】给【子组件】传递数据:通过props传递
		2.【子组件】给【父组件】传递数据:通过props传递,要求父提前给子传递一个函数
4.注意defaultChecked 和 checked的区别,类似的还有:defaultValue 和 value
5.状态在哪里,操作状态的方法就在哪里
react 的代理

在 src 文件下新建一个 setupProxy.js 文件

const { createProxyMiddleware } = require("http-proxy-middleware");

module.exports = function (app) {
  app.use(
    createProxyMiddleware("/api1", {
      //遇见/api1前缀的请求,就会触发该代理配置
      target: "http://localhost:5000", //请求转发给谁
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 //控制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Host的值,欺骗服务器这样子,如果是false,因为我是3000端口请求的,服务器可以知道我是3000,如果写了,那我就变成了5000
      pathRewrite: { "^/api1": "" }, //重写请求路径(必须) 给服务器的请求地址,一开始带上了api1,这个时候服务器那边就显示我想请求的是api1/xxx,但是真正的请求地址是xxx,不带api1的
    }),
    createProxyMiddleware("/api2", {
      target: "http://localhost:5001",
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
      pathRewrite: { "^/api2": "" },
    })
  );
};

devServe 的存在就是说你本地跑的项目的地址,比如是 http://localhost:3000。就是你本地它帮你开服务器地址,同时这个路径代表的就是项目里面的 public 文件夹的路径。而服务器之间是没有跨域的,相当于啥呢,就是浏览器和本地的服务器 3000 和后端服务器 3 个人,利用本地的 3000 服务器来做代理,因为项目(浏览器)也是 3000 端口,本地的服务器也是 3000.所以没有跨域的存在。如果本地请求的东西不存在,就会返回项目里面的 pubilc 的 index.html。

前端路由跳转是不会请求网络数据的,但是如果直接使用多级路由来做每一个组件的路由,当你跳转路由之后刷新页面的话,样式可能会丢失,因为原本的样式请求地址可能被混入了前面那一级的路由。直接就返回了 pubilc 下的 index.html 了。

解决多级路径刷新页面样式丢失的问题

1.public/index.html 中 引入样式时不写 ./ 写 / (常用)
2.public/index.html 中 引入样式时不写 ./ 写 %PUBLIC_URL% (常用) 3.使用 HashRouter,因为#号后面的东西都是前端的资源,不会带给本地的服务器的,也不会带给其他服务器。正常是不会用这种方法的。

react 脚手架配置代理总结

方法一

在 package.json 中追加如下配置

"proxy":"http://localhost:5000"

说明:

  1. 优点:配置简单,前端请求资源时可以不加任何前缀。
  2. 缺点:不能配置多个代理。
  3. 工作方式:上述方式配置代理,当请求了 3000 不存在的资源时,那么该请求会转发给 5000 (优先匹配前端资源)

方法二

  1. 第一步:创建代理配置文件

    在src下创建配置文件:src/setupProxy.js
  2. 编写 setupProxy.js 配置具体代理规则:

    const proxy = require("http-proxy-middleware");
    
    module.exports = function (app) {
      app.use(
        proxy("/api1", {
          //api1是需要转发的请求(所有带有/api1前缀的请求都会转发给5000)
          target: "http://localhost:5000", //配置转发目标地址(能返回数据的服务器地址)
   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 //控制服务器接收到的请求头中host字段的值
          /*
          	changeOrigin设置为true时,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:localhost:5000
          	changeOrigin设置为false时,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:localhost:3000
          	changeOrigin默认值为false,但我们一般将changeOrigin值设为true
          */
          pathRewrite: { "^/api1": "" }, //去除请求前缀,保证交给后台服务器的是正常请求地址(必须配置)
        }),
        proxy("/api2", {
          target: "http://localhost:5001",
   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
          pathRewrite: { "^/api2": "" },
        })
      );
    };

说明:

  1. 优点:可以配置多个代理,可以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。
  2. 缺点:配置繁琐,前端请求资源时必须加前缀。
github 搜索案例

注意点

1.设计状态时要考虑全面,例如带有网络请求的组件,要考虑请求失败怎么办。
2.ES6小知识点:解构赋值+重命名
			let obj = {a:{b:1}}
			const {a} = obj; //传统解构赋值
			const {a:{b}} = obj; //连续解构赋值
			const {a:{b:value}} = obj; //连续解构赋值+重命名
3.消息订阅与发布机制
			1.先订阅,再发布(理解:有一种隔空对话的感觉)
			2.适用于任意组件间通信
			3.要在组件的componentWillUnmount中取消订阅
4.fetch发送请求(关注分离的设计思想)
			try {
				const response= await fetch(`/api1/search/users2?q=${keyWord}`)
				const data = await response.json()
				console.log(data);
			} catch (error) {
				console.log('请求出错',error);
			}

React-route-dom

路由的基本使用
1.明确好界面中的导航区、展示区
2.导航区的a标签改为Link标签
			<Link to="/xxxxx">Demo</Link>
3.展示区写Route标签进行路径的匹配
			<Route path='/xxxx' component={Demo}/>
4.<App>的最外侧包裹了一个<BrowserRouter><HashRouter>
router相当于一个路由器,route相当于路由器上面的路由接口,没有路由器的话哪里来的路由接口
路由组件与一般组件
1.写法不同:
			一般组件:<Demo/>
			路由组件:<Route path="/demo" component={Demo}/>
2.存放位置不同:
			一般组件:components
			路由组件:pages
3.接收到的props不同:
			一般组件:写组件标签时传递了什么,就能收到什么
			路由组件:接收到三个固定的属性
								history:
											go: ƒ go(n)
											goBack: ƒ goBack()
											goForward: ƒ goForward()
											push: ƒ push(path, state)
											replace: ƒ replace(path, state)
								location:
											pathname: "/about"
											search: ""
											state: undefined
								match:
											params: {}
											path: "/about"
											url: "/about"
1.NavLink可以实现路由链接的高亮,通过activeClassName指定样式名
Switch 的使用
    		1.通常情况下,path和component是一一对应的关系。
    		2.Switch可以提高路由匹配效率(单一匹配)。

Switch 可以让路由匹配到一个路由之后就停下,单一匹配,因为正常情况下的话,路由会去和每一个注册进行检测的
路由的严格匹配与模糊匹配
1.默认使用的是模糊匹配(简单记:【输入的路径】必须包含要【匹配的路径】,且顺序要一致)
2.开启严格匹配:<Route exact={true} path="/about" component={About}/>
3.严格匹配不要随便开启,需要再开,有些时候开启会导致无法继续匹配二级路由
Redirect 的使用
1.一般写在所有路由注册的最下方,当所有路由都无法匹配时,跳转到Redirect指定的路由
2.具体编码:
		<Switch>
			<Route path="/about" component={About}/>
			<Route path="/home" component={Home}/>
			<Redirect to="/about"/>
		</Switch>
嵌套路由
1.注册子路由时要写上父路由的path值
2.路由的匹配是按照注册路由的顺序进行的
向路由组件传递参数
1.params 参数
路由链接(携带参数):<Link to='/demo/test/tom/18'}>详情</Link>
注册路由(声明接收):<Route path="/demo/test/:name/:age" component={Test}/>
接收参数:this.props.match.params
刷新也可以保留住参数(因为地址栏有显示),地址栏可以看到参数
2.search 参数
路由链接(携带参数):<Link to='/demo/test?name=tom&age=18'}>详情</Link>
注册路由(无需声明,正常注册即可):<Route path="/demo/test" component={Test}/>
接收参数:this.props.location.search
备注:获取到的 search 是 urlencoded 编码字符串,需要借助 querystring 解析
刷新也可以保留住参数(因为地址栏有显示),地址栏可以看到参数
3.state 参数
路由链接(携带参数):<Link to={{pathname:'/demo/test',state:{name:'tom',age:18}}}>详情</Link>
注册路由(无需声明,正常注册即可):<Route path="/demo/test" component={Test}/>
接收参数:this.props.location.state
备注:刷新也可以保留住参数、地址栏看不到参数。利用的是浏览器的 history 对象做的,如果你现在清空浏览器历史记录就看不到了
编程式路由导航
借助this.prosp.history对象上的API对操作路由跳转、前进、后退
		-this.prosp.history.push()
		-this.prosp.history.replace()
		-this.prosp.history.goBack()
		-this.prosp.history.goForward()
		-this.prosp.history.go()
BrowserRouter 与 HashRouter 的区别
1.底层原理不一样:
			BrowserRouter使用的是H5的history API,不兼容IE9及以下版本。
			HashRouter使用的是URL的哈希值。
2.path表现形式不一样
			BrowserRouter的路径中没有#,例如:localhost:3000/demo/test
			HashRouter的路径包含#,例如:localhost:3000/#/demo/test
3.刷新后对路由state参数的影响
			(1).BrowserRouter没有任何影响,因为state保存在history对象中。
			(2).HashRouter刷新后会导致路由state参数的丢失!!!
4.备注:HashRouter可以用于解决一些路径错误相关的问题。

redux

求和案例_redux 精简版
(1).去除Count组件自身的状态
(2).src下建立:
				-redux
					-store.js
					-count_reducer.js

(3).store.js:
			1).引入redux中的createStore函数,创建一个store
			2).createStore调用时要传入一个为其服务的reducer
			3).记得暴露store对象

(4).count_reducer.js:
			1).reducer的本质是一个函数,接收:preState,action,返回加工后的状态
			2).reducer有两个作用:初始化状态,加工状态
			3).reducer被第一次调用时,是store自动触发的,
							传递的preState是undefined,
							传递的action是:{type:'@@REDUX/INIT_a.2.b.4}

(5).在index.js中监测store中状态的改变,一旦发生改变重新渲染<App/>
		备注:redux只负责管理状态,至于状态的改变驱动着页面的展示,要靠我们自己写。
求和案例_redux 完整版
新增文件:
	1.count_action.js 专门用于创建action对象
	2.constant.js 放置容易写错的type值
求和案例_redux 异步 action 版
(1).明确:延迟的动作不想交给组件自身,想交给action
(2).何时需要异步action:想要对状态进行操作,但是具体的数据靠异步任务返回。
(3).具体编码:
			1).yarn add redux-thunk,并配置在store中
			2).创建action的函数不再返回一般对象,而是一个函数,该函数中写异步任务。
			3).异步任务有结果后,分发一个同步的action去真正操作数据。
(4).备注:异步action不是必须要写的,完全可以自己等待异步任务的结果了再去分发同步action。

react-redux

求和案例_react-redux 基本使用
(1).明确两个概念:
			1).UI组件:不能使用任何redux的api,只负责页面的呈现、交互等。
			2).容器组件:负责和redux通信,将结果交给UI组件。
(2).如何创建一个容器组件————靠react-redux 的 connect函数
				connect(mapStateToProps,mapDispatchToProps)(UI组件)
					-mapStateToProps:映射状态,返回值是一个对象
					-mapDispatchToProps:映射操作状态的方法,返回值是一个对象
(3).备注1:容器组件中的store是靠props传进去的,而不是在容器组件中直接引入
(4).备注2:mapDispatchToProps,也可以是一个对象
求和案例_react-redux 优化
(1).容器组件和UI组件整合一个文件
(2).无需自己给容器组件传递store,给<App/>包裹一个<Provider store={store}>即可。
(3).使用了react-redux后也不用再自己检测redux中状态的改变了,容器组件可以自动完成这个工作。
(4).mapDispatchToProps也可以简单的写成一个对象
(5).一个组件要和redux“打交道”要经过哪几步?
				(1).定义好UI组件---不暴露
				(2).引入connect生成一个容器组件,并暴露,写法如下:
						connect(
							state => ({key:value}), //映射状态
							{key:xxxxxAction} //映射操作状态的方法
						)(UI组件)
				(4).在UI组件中通过this.props.xxxxxxx读取和操作状态
求和案例_react-redux 数据共享版
(1).定义一个Pserson组件,和Count组件通过redux共享数据。
(2).为Person组件编写:reducer、action,配置constant常量。
(3).重点:Person的reducer和Count的Reducer要使用combineReducers进行合并,
		合并后的总状态是一个对象!!!
(4).交给store的是总reducer,最后注意在组件中取出状态的时候,记得“取到位”。
求和案例_react-redux 开发者工具的使用
(1).yarn add redux-devtools-extension
(2).store中进行配置
		import {composeWithDevTools} from 'redux-devtools-extension'
		const store = createStore(allReducer,composeWithDevTools(applyMiddleware(thunk)))
求和案例_react-redux 最终版
(1).所有变量名字要规范,尽量触发对象的简写形式。
(2).reducers文件夹中,编写index.js专门用于汇总并暴露所有的reducer

react 扩展

setState

setState 更新状态的 2 种写法
    (1). setState(stateChange, [callback])------对象式的setState
            1.stateChange为状态改变对象(该对象可以体现出状态的更改)
            2.callback是可选的回调函数, 它在状态更新完毕、界面也更新后(render调用后)才被调用

    (2). setState(updater, [callback])------函数式的setState
            1.updater为返回stateChange对象的函数。
            2.updater可以接收到state和props。
            4.callback是可选的回调函数, 它在状态更新、界面也更新后(render调用后)才被调用。

总结: 1.对象式的 setState 是函数式的 setState 的简写方式(语法糖) 2.使用原则:
(1).如果新状态不依赖于原状态 ===> 使用对象方式
(2).如果新状态依赖于原状态 ===> 使用函数方式
(3).如果需要在 setState()执行后获取最新的状态数据,
要在第二个 callback 函数中读取

lazyLoad

路由组件的 lazyLoad

//1.通过React的lazy函数配合import()函数动态加载路由组件 ===> 路由组件代码会被分开打包
const Login = lazy(()=>import('@/pages/Login'))

//2.通过<Suspense>指定在加载得到路由打包文件前显示一个自定义loading界面
<Suspense fallback={<h1>loading.....</h1>}>
       <Switch>
           <Route path="/xxx" component={Xxxx}/>
           <Redirect to="/login"/>
       </Switch>
   </Suspense>

3. Hooks

1. React Hook/Hooks 是什么?

(1). Hook 是 React 16.8.0 版本增加的新特性/新语法
(2). 可以让你在函数组件中使用 state 以及其他的 React 特性

2. 三个常用的 Hook

(1). State Hook: React.useState()
(2). Effect Hook: React.useEffect()
(3). Ref Hook: React.useRef()

3. State Hook

(1). State Hook 让函数组件也可以有 state 状态, 并进行状态数据的读写操作
(2). 语法: const [xxx, setXxx] = React.useState(initValue)  
(3). useState()说明:
参数: 第一次初始化指定的值在内部作缓存
返回值: 包含 2 个元素的数组, 第 1 个为内部当前状态值, 第 2 个为更新状态值的函数
(4). setXxx()2 种写法:
setXxx(newValue): 参数为非函数值, 直接指定新的状态值, 内部用其覆盖原来的状态值
setXxx(value => newValue): 参数为函数, 接收原本的状态值, 返回新的状态值, 内部用其覆盖原来的状态值

4. Effect Hook

(1). Effect Hook 可以让你在函数组件中执行副作用操作(用于模拟类组件中的生命周期钩子)
(2). React 中的副作用操作:
发 ajax 请求数据获取
设置订阅 / 启动定时器
手动更改真实 DOM
(3). 语法和说明:
useEffect(() => {
// 在此可以执行任何带副作用操作
return () => { // 在组件卸载前执行
// 在此做一些收尾工作, 比如清除定时器/取消订阅等
}
}, [stateValue]) // 如果指定的是[], 回调函数只会在第一次 render()后执行

(4). 可以把 useEffect Hook 看做如下三个函数的组合
componentDidMount()
componentDidUpdate()
componentWillUnmount()

5. Ref Hooks

(1). Ref Hook 可以在函数组件中存储/查找组件内的标签或任意其它数据
(2). 语法: const refContainer = useRef()
(3). 作用:保存标签对象,功能与 React.createRef()一样

4. Fragment

使用

<Fragment><Fragment>
<></>

作用

可以不用必须有一个真实的 DOM 根标签了

5. Context

理解

一种组件间通信方式, 常用于【祖组件】与【后代组件】间通信

使用

1) 创建Context容器对象:
	const XxxContext = React.createContext()

2) 渲染子组时,外面包裹xxxContext.Provider, 通过value属性给后代组件传递数据:
	<xxxContext.Provider value={数据}>
		子组件
    </xxxContext.Provider>

3) 后代组件读取数据:

	//第一种方式:仅适用于类组件
	  static contextType = xxxContext  // 声明接收context
	  this.context // 读取context中的value数据

	//第二种方式: 函数组件与类组件都可以
	  <xxxContext.Consumer>
	    {
	      value => ( // value就是context中的value数据
	        要显示的内容
	      )
	    }
	  </xxxContext.Consumer>

注意

在应用开发中一般不用 context, 一般都它的封装 react 插件

6. 组件优化

Component 的 2 个问题

  1. 只要执行 setState(),即使不改变状态数据, 组件也会重新 render()
  2. 只当前组件重新 render(), 就会自动重新 render 子组件 ==> 效率低

效率高的做法

只有当组件的 state 或 props 数据发生改变时才重新 render()

原因

Component 中的 shouldComponentUpdate()总是返回 true

解决

办法 1:
重写 shouldComponentUpdate()方法
比较新旧 state 或 props 数据, 如果有变化才返回 true, 如果没有返回 false
办法 2:  
 使用 PureComponent
PureComponent 重写了 shouldComponentUpdate(), 只有 state 或 props 数据有变化才返回 true
注意:
只是进行 state 和 props 数据的浅比较, 如果只是数据对象内部数据变了, 返回 false  
 不要直接修改 state 数据, 而是要产生新数据
项目中一般使用 PureComponent 来优化

7. render props

如何向组件内部动态传入带内容的结构(标签)?

Vue 中:
使用 slot 技术, 也就是通过组件标签体传入结构 <AA><BB/></AA>
React 中:
使用 children props: 通过组件标签体传入结构
使用 render props: 通过组件标签属性传入结构, 一般用 render 函数属性

children props

<A>
  <B>xxxx</B>
</A>
{this.props.children}
问题: 如果B组件需要A组件内的数据, ==> 做不到

render props

<A render={(data) => <C data={data}></C>}></A>
A 组件: {this.props.render(内部 state 数据)}
C 组件: 读取 A 组件传入的数据显示 {this.props.data}

8. 错误边界

理解:

错误边界:用来捕获后代组件错误,渲染出备用页面

特点:

只能捕获后代组件生命周期产生的错误,不能捕获自己组件产生的错误和其他组件在合成事件、定时器中产生的错误

使用方式:

getDerivedStateFromError 配合 componentDidCatch

// 生命周期函数,一旦后台组件报错,就会触发
static getDerivedStateFromError(error) {
    console.log(error);
    // 在render之前触发
    // 返回新的state
    return {
        hasError: true,
    };
}

componentDidCatch(error, info) {
    // 统计页面的错误。发送请求发送到后台去
    console.log(error, info);
}

9. 组件通信方式总结

方式:

props:
	(1).children props
	(2).render props
消息订阅-发布:
	pubs-sub、event等等
集中式管理:
	redux、dva等等
conText:
	生产者-消费者模式

组件间的关系

父子组件:props
兄弟组件(非嵌套组件):消息订阅-发布、集中式管理
祖孙组件(跨级组件):消息订阅-